【駐校小誌】花蓮縣鶴岡國小的wawa農園
延續上一期的野菜文化,我們都知道野菜是阿美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色,在這一期的介紹當中,我們會介紹阿美族田園特色及特殊習慣來做介紹。阿美族對於食用植物的熱愛,可以體現在阿美族家中、花圃、後院及田園。尤其在都市的阿美族,因為缺乏耕作的園地,往往將花圃、花盆栽種小米辣椒、九層塔、青蔥等等的香辛料。部落裡家園的後院更有可能種植九層塔、刺蔥等等的香料。鄰近的田園,更有可能種植玉米、地瓜、芋頭、樹豆、豇豆等等植物。從以上的例子,不難發現阿美族對於食用植物的重視與熱愛。鶴岡國小的Wawa農園即是仿效阿美族自古以來素有的習慣,去種植相關的植物,同時透過課程與實際食用,加深孩子對阿美族對食用植物的靈敏度。
《Wawa農園-班田》
鶴岡國小目前在校園內有近三分地的範圍作為Wawa農園,而每一個八即獲分配到1.5坪大小的土地,作為每一個班級專屬的田園。每一個年級的班田,由學生與導師共同討論要種植什麼樣的植物。同時,由該班的學生去經營、除草、澆灌、施肥(自製肥料)、扶植、採收、分享與介紹等等工作是項。鶴岡國小目前每個禮拜四上午8點至8點30分為Wawa農園耕作時間,全校師生會在此一時間一同進行農耕實作,導師也藉由這樣機會,給予孩子農耕知識,更透過實務操作,了解植物的生長與照護。
《Wawa農園-阿美族香辛料區》
除了前述提到的班田,尚有6個1.5坪大小的農田,分由其他老師來耕作。部分老師因為對香辛料的重視,因此有部分老師是種植辣椒、九層塔、刺蔥等等的植物。這須老師因平常有進行民族教育課程的授課,因此在實作上常常需要這些香辛料的輔助,因此種植阿美族常見的香辛料植物。以刺蔥來說,通常都是透過移植的方式來種植,刺蔥通常會出現在溪邊,因此要找到刺蔥的苗,需要到溪邊去尋找,再透過移植種植到學校的Wawa農園。但刺蔥天生孤僻,往往不需要太多的照顧即可,因此移植後,即不再需要澆灌、施肥等等,並建議種植在砂石礫的土質。
《Wawa農園-阿美族常見食用植物》
傳統香料對阿美族來說固然重要,但是部分野菜因經過馴化作用後,也可以種植在自家園地來食用,如刺莧、木鱉果、樹豆、藤心…等等。尤以藤心最為特別,藤心的種植需要耗時2-3年始能收成,因為野外的黃藤為保育類植物,也之所以族人會於山中取得種苗後,帶回自家的田園種植。因此,市場裡常間的黃藤心是來自於族人自己種植的,少部分自己食用的黃藤才是來自野外的。兩者的苦味有所不同,因此部落老人比較喜歡食用野外取得的黃藤心。
《Wawa農園-傳統主食區》
阿美族的目前的主食多以稻米為主,這也是阿美族的年祭轉以水稻收穫來決定辦理時期的原因之一。其實阿美族過去的主食尚有芋頭(山芋)、地瓜、小米、紅糯米、高粱….等等的作物。目前在鶴岡國小的Wawa農園即有種植芋頭(山芋)、地瓜、小米、高粱等植物。
《Wawa農園與課程的結合》
前面階段的野菜主題課程當中,我們於課程當中就有介紹到的植物,就是來自於鶴岡國小的Wawa農園。而這個階段為鶴岡國小的溪流主題課程,在溪流主題課程當中,我們烹煮的魚類料理,就會使用到我們所種植的刺蔥、九層塔、小米辣椒這些阿美族的傳統辛香料。因此,Wawa農園不僅僅是農園,更是結合了我們鶴岡國小民族文化課程的內容。
《編者小記》
我自己是一名都市長大的孩子,其實小時候覺得還好,但是長大後,真的發現有所不一樣,那就是自家的花圃。過去小時候,家裡的陽台不是種植花花草草,而是九層塔、辣椒、芋頭、蕗蕎等等植物。因此在都市看見家門前的花圃有種植類似植物的時候,會感到很熟悉也很欣慰。現在在鶴岡部落,看到的是家裡後院都是菜園,也都會種植阿美族傳統植物。阿美族真的是離不開蔬菜,也之所以,阿美族常常招待客人的不是肉類,而是箭筍、藤心、輪胎苦瓜…等等的植物,這不是阿美族不禮貌與小氣,而是肉類誰家沒有,但是招待蔬菜也是想呈現自己勞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