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校小誌】永豐國小112-2學年度四月參訪記錄─屏臺東三天兩夜參訪暨校外教學活動
阿美族語的四月說法為 Sakasepat a folad,英語四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is(即開花的日子)演變而來的,四月也是一年中風光明媚的起頭,大自然恢復了生命力,就像永豐國小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一個月份,雖經歷了天搖地動,卻撼動不了對傳統文化的渴望。
吉拉米代阿美族實驗小學,自成立迄今經歷了籌備期、實施期三年多的光景,除了宜花協作中心的成果展之外,算是第一次踏出校園走進不同領域的學習歷程,學校在師長的精心規劃,展開三天二夜的尋訪之旅,離開了花蓮富里鄉拜訪的第一站,就是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民族實驗小學,雖旅途遙遠卻充滿了驚奇,在半山腰的校區,聽到了排灣族天籟的歌聲及樂音聲,在中提琴優雅的樂聲中,正式展開了文化的交流,在聽取該校長的簡報中,在知識領域中(semenai樂舞敘事、pulima工藝手作、tjaucikel部落文史、mavacuk山林生態及專題探究等)充份展現排灣族群的文化意涵,並運用了樂器及傳統歌謠傳承排灣族群的深厚文化底蘊,在傳統服飾製作及花環的製作過程中,加入了排灣族傳統故事,讓學生更能將傳統生活化,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一門課題。在第一天的參訪行程中,除了吉拉米代的孩子們感到非常的高興外,更讓隨行的部落耆老及部落講師,在不同的文化差異中有了不同的發想。
第二天的行程中,參訪了臺東縣唯一舉辦五年祭的排灣族土坂部落,在四周山野環繞的部落中,有一座小學,默默地孕育著一群天才的數學家及小小家屋製作工藝師,學校結合民族教育課程及各學習領域部定課程,將文化回應式教學的數學領域,完美的結合在傳統技藝、祭祀、樂舞及農耕上,其充份的展露部落就是數學,數學就是生活的一個創新概念,讓學童們完全的融入在一個不只是數字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發揮的淋漓盡致。土坂國小同時也以族群祭典maljeveq五年祭文化儀式,分低中高年段安排課程內容,以家族型態進行文化課程。
生活在傳統民族知識及各學習領域部定課程領域的孩子們,更讓學童有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及充實的文化涵養。
在土坂國小參訪的過程中,無意看到了牆上幾行字,真的道出實驗教育的精髓「知識是基礎;文化在生活中;素養能力才是關鍵」,真的讓我有感而發,不知道關心實驗教育的大家有什麼樣的發想及感動,有了感動不要忘了將這一份感動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