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校小誌】
布農族業務─109年太平國小民族教育暨教師文化增能研習活動〈三〉
2020.05.30太平國小教師文化增能研習來到第三場,繼上一場研習活動,海樹兒老師從史學角度爬梳巒社群遷移史,以及何成忠老師分享個人從事巒群祭儀實踐的角度分享其祭儀過程。如今本場次則邀請了退休校長李忠祥(Bukun Binkinuan Isbabanal)老師分享〈Pasibutbut解密‧探尋〉,以及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Bukun Ismahasan Islituan)老師分享〈布農文化與文學〉。
李忠祥老師〈Pasibutbut解密‧探尋〉課程,先透過個人文化養成的歷程進行回顧分享後,則分析享譽國際Pasibutbut當中的音層關係及音層結構,爾後老師協同帶領瑪思靈文化藝術團,示範Pasibutbut各音層中的文化邏輯,並解釋Pasibutbut各音在齊唱時,演唱者唱出的聲音如何調整與轉換,最後,李忠祥老師更實際教導現場的男性與會者,操演了兩種不同版本的Pasibutbut。
下午場由Bukun老師的〈布農文化與文學〉課程,即透過三首詩的呈現,來分享原住民於傳統/當代世代轉換下的失去與延續,詩中橫跨文化、歷史、神話傳說、語言、議題、哲學、人生,是Bukun老師從日常經驗生活淬煉而成的文字,然而這些濃縮式符碼(詩句),是需透過Bukun老師的再解釋,才能意會其箇中意涵與隱喻。而當老師每解釋一句,小編我內心的讚嘆與驚訝,沒有一刻是停止過的,所以針對Bukun老師駐點記述,小編我根本無從彙整或分類老師課堂內容(文化涵養有待加強)。
每一次有關民族教育的研習,小編我都特別享受當下的氣氛,因這種研習,是透過台上講師(相同族群背景/記憶)其見聞、經驗,如說故事般娓娓道來,有時甚至會令台下的與會者,隨著講師的口述記憶,穿越時空般被帶領到該情境。最後,小編想說,雖然時代在變,布農族人palihansiap(討論事情)的形式隨之轉變;雖然時代在變,布農族接受教育的內容方式也截然不同,但作為當代布農族人,有當代布農族延續文化的方式,亦有現代布農族人適應當代的方式,但不論過去或當代的布農族人,其唯一不變的是,內心保有min-bunun(成為布農族人)這件事,是企盼所有布農族人能在各自領域/不同身份,運用各自的方式,延續布農族文化、語言、歷史的心理狀態及實踐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