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校小誌】Ina ato wawa的饗宴–鶴岡國小的畢業謝師宴~
在介紹謝師宴之前,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駐鶴岡小編在5歲那年,有給奶奶照顧一段時間。剛回到部落的我,沒有甚麼朋友,但是我就好像「有你真好」電影裡的小夥子一樣,很喜歡觀察奶奶的一舉一動,讓我最感到神奇的莫過於是「烹飪」,煎個雞蛋,加了沙拉油、打了蛋,最後再加上一點醬油,就可以讓我這個都市俗吃下好幾碗飯。有一天,中午用完餐後,奶奶就去睡午覺了。而我就拿起炒鍋、鏟子、一顆蛋、沙拉油和醬油,來到後院的甘蔗園,搭好簡易爐灶後,放上炒鍋,順手拿了旁邊乾燥的甘蔗葉當作燃火,鍋裡的油滋滋作響,我打了蛋,隨便翻炒了一會兒,殊不知火越來越大了!鄰家大姊姊也就大喊失火了,於是驚動了奶奶,奶奶見狀後,趕緊先撲滅大火,還好在鄰家姐姐和奶奶的努力下,大火才撲滅了。這時奶奶看著我,我心想,完了,真的是完蛋了!我趕緊拔腿就跑,躲到一個樹叢裡,雙手摀住嘴巴,深怕被發現了。儘管奶奶一直說,不會打我,但我就是不敢出來。躲著躲著,就睡著了,一直到天都黑了,餓醒了,我才偷偷回家。但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那晚我以為我準備要當天使了,但是奶奶只是小打我一頓而已,並囑咐我不准再這樣子了。我一直以為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站在爐台的時候了。
國小二年級,我就到台北讀書了,直到升國中的那年暑假,我又回到了家鄉。那年暑假,奶奶種植的Kalitang(豇豆)過剩,農會無法收購。那次暑假還有老弟(7歲)、堂弟(2歲)和堂妹(5歲)在,過剩的豇豆真的是照三餐吃,而且連吃了一個禮拜了。直到堂妹生氣跟他爸爸大小報告,奶奶才給了我1000元,要我明天一早去農會買菜,多煮些好吃的給弟弟妹妹。但我其實只是買了Titi(五花肉)、香腸和Fita’ol(雞蛋),因為家裡不缺蔬菜。五花肉就配著奶奶作的Kiro(梅乾),憑著記憶,煮出類似梅干扣肉的料理。自那個時候,我就照三餐烹煮。當時哪有電腦、網路,更甭說手機呢,每次都是絞盡腦汁煮好吃的。但其實那個暑假,奶奶的野蔬湯才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記得大學四年級時,有一次吃到類似奶奶的烹煮方法,我都快哭了,因為奶奶早已不在了。也之所以,鶴岡國小的野菜課程時,我當天下午都會烹煮一鍋Haposay(八菜一湯)。我很愛問孩子們,好不好吃,孩子們一定會說不好吃,可是偏偏又給我吃了第二碗。而我也常跟孩子們說,雖然你覺得不好吃,但是有一天,你在他鄉吃到這個味道,千萬不要讓那一碗熱湯,讓你紅了眼眶,回來就是對了。野菜絕對不能只有眼睛認識,腦袋累積知識而已,更要食用,讓野菜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個文化才會被傳承下去。
很多人都會覺得野菜就是很苦,人生那麼苦了,為什麼還要吃苦?其實阿美族的野菜大多有藥用的效果,對身體是有助益的。根據日本研究,一個食物如果無法回甘,只能殘留給你無止盡的苦味,那你的腦袋會判斷該食物為難吃的食物,然後就會有一輩子的創傷。但是,就算苦,但是最後有回甘,那麼你的腦袋還是會判斷該食物為可食用的,那麼下次再見到這個野菜,你就不會那麼排斥了。基於這樣理論,我常常在煮給孩子的Haposay(八菜一湯),會有Tayalin(輪胎苦瓜)、Papah no kakorot(山苦瓜葉)、Tatokem(龍葵)、Tafedo’ no komiot(龍鬚菜)、Lokot(山蘇)、Holangkay(昭和草)、Tamorak(南瓜)、Komiot(佛手瓜),Tamorak(南瓜)和Komiot(佛手瓜)加進去後,就會很甜,小朋友其實也就沒那麼排斥。但是,如果有外賓,Tamorak(南瓜)我會換成Paheko(過貓),這樣才不會過甜,而是成人的味道。
今年已是我帶著孩子們來烹煮謝師宴的第三年了,每一年都不一樣,每一年都會有新的點子與感想。就如同我之前所說的,野菜要食用,不能只是用眼睛認識,而是要讓野菜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這個文化才會被傳承下去。有食用,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會有需求,野菜知識才會一代傳一代。以下針對本次謝師宴烹煮的菜餚作說明與介紹,礙於篇幅,就介紹比較重要的幾道。
月桃魚粽
1. 阿美族Pakelang一定是要吃淡水魚,通常以台灣鯛來取代,但是都用煮湯的形式呈現,而且都會加上刺蔥來提鮮與去腥。
2. 此次將刺蔥切成絲、加上台灣鯛切成魚丁,加上鹽巴、米酒,再用月桃包成小粽子。
3. 一來恭喜孩子們完成了國小的學習階段,要繼續往前走了。二來,把本來的湯料理,改成固體的料理,讓吃魚除了有刺蔥香氣,也有月桃濃厚的香味。這之中,參雜了漢族和阿美族的祝福。
培根藤心捲
1. 培根其實就是外國人的Siraw(醃肉),火腿也是一樣。只是外國人和漢族的是乾式熟成,阿美族的是濕式熟成。兩者呈現出來的風味很相似,但是乾式熟成的味道比較濃郁。也許是台灣比較潮濕,所以不盛行乾式熟成。
2. 我們都知道,阿美族有一個萬用醬—鹽巴辣椒水。苦的沾下去,也會引起回甘的作用。基於這樣的道理,所以我採用培根來包覆藤心,再拿去考一下,讓油脂與鹹味滲入藤心,讓孩子們知道藤心這樣吃也是很好吃的。有人會說,幹嘛不直接拿阿美族的Siraw(醃肉)去包就好了。但是阿美族的Siraw(醃肉)往往都是用大塊的五花肉去醃漬的,如果用阿美族的Siraw(醃肉)來包的話,可能會是巨無霸藤心捲,而且可能要烤很久。
高麗菜野蔬捲
1. 如同月桃魚粽一樣,我們把Haposay(八菜一湯)也變成一種固態的料理,而不是用成湯料理。我們把野菜都川燙完後,撒上輕沙拉、手工花生粉、現榨柳橙汁。野菜乾食時,會因為油脂不夠,而顯得苦澀,所以搭配輕沙拉和花生粉增加油脂,其實花生粉打得夠細的話,也可以只用花生粉。現榨柳橙汁就變成這一道料理回甘的來源了。
2. 這道料理要給孩子的意涵是,只要用心觀察與感受生活裡的每一步驟,那麼那些都會是你端出好料理的魔法,野菜其實是很好吃的。
日出東方糯米飯
1. 日出東方這首歌,是指一位即將離鄉去當兵的孩子,趁著大家還在酣睡之時,孩子只能望著熟睡的父母,靜靜的道別。在鶴岡國小就讀的孩子,每次練習傳統歌謠的時候,一定都會練到這一首歌。
2. 這次畢業典禮,有位學校老師詢問駐點小編,老師你有沒有要給孩子的祝福話語,我說我會以最豐盛的饗宴來表達我的祝福。日出東方糯米飯這道料理,就像媽媽為即將啟程前往人生下一階段的孩子作的準備,希望孩子們吃飽,好好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
3. 把糯米用植物染的方式染色,是來自於Youtube網紅給的點子,阿美族也有植物染的概念,只是我們今天換成食物。紅色的米是用紅糯米,黃色的光芒是用南瓜打成汁浸泡一晚的,藍藍的天空是用蝶豆蘭花的汁浸泡一晚,暗紅色的山脈與大地是用黑米與糯米一比一浸泡一晚的。全部的糯米分開蒸熟,之後再依想要的圖,用這些染色的糯米拼湊成。
4. 回蒸過的糯米才是最Q的,用好圖之後,再回蒸一次,會讓糯米飯更Q,意思就是希望孩子多吃一點,吃飽一點。
最後的最後,以上都是承襲著阿美族傳統的智慧作基礎,再去作延伸的料理,也是一種知識整合運用的過程。習得阿美族傳統知識,學會傳統技藝,讀阿美族實驗教育學校,並不是要把孩子變回一百年前或是兩百年前的阿美族人,而是賦予我們的孩子,有更厚實的文化資本,來對抗主流社會的競爭,用自己的族群文化,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我在秀姑巒阿美族民族實驗學校駐點,我很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