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太平國小於113年7月26日這天,辦理為期兩天一夜的教師文化增能研習,研習地點分別在萬榮鄉的馬遠部落及西林部落,其內容主要以布農族丹社群的ngaan(石菖蒲)項鍊製作,以及由太魯閣族別之講師開設的「洪甗藝坊」陶藝課程體驗。本次研習,期以學校教師能透過實際手作的學習,以及五感的多元學習場域,從中汲取更具深度及廣度的民族文化知識,並有效運用於未來的教學現場。
丹群布農族ngaan(石菖蒲)項鍊製作課程
抵達馬遠部落時,Tina─Maiiu Qalmutan、Qudas Laung Qalmutan已經在家門外的院子等待我們的到來,在正式進入Tina Maiiu家門前30公尺,早早就聞到擺放在院中桌上一株株尚未處理過的ngaan(石菖蒲)傳來的淡淡清香味,每位教師無不驚呼ngaan(石菖蒲)清香淡雅的味道。入家們院子後,Tina Maiiu先是簡單的自我介紹,爾後介紹馬遠部落的遷移歷史,以及馬遠部落裡的氏族組成。介紹完,Tina Maiiu介紹今日製作ngaan(石菖蒲)的目的與意義,進而邀請高齡98歲爸爸─Laung Qalmutan,為學校老師介紹ngaan(石菖蒲)於過去傳統布農族社會中的功能與運用方式,以及ngaan(石菖蒲)在嬰兒祭中的文化意義。
Qudas Laung說明表示,ngaan(石菖蒲)在過去傳統社會的運用,它在嬰兒祭儀上的使用,是家族在舉辦嬰兒祭典時,布農族家族長輩會將ngaan(石菖蒲)咀嚼、嚼碎塗抹於嬰兒頭頂上,為剛出生嬰孩祈福之用途,祈福的同時,並輕聲說道(丹群布農語由駐校助理聽打,並由Tina Maiiu協助校對):
Laupa dau na mapaqaulus aak su’u, tuqumis suu tu, maqtu isuu a hubung malqaqatba, halang siin baqis mapusbai un amin, maqtu’ang a isuu a hubung, is’aang, sauqabasqabas malqaqatba, sauhaan taldaing saudaingaz. Kinuzin, da’ngazak aas maku’ngan sintas’i tu qaulus mapuqaulus suu, maqtu’ang a Tamadiqanin, kaupa ka maimadadaingaz, maqtu tuqumis suu sauqabasqabas.
現在我給你戴上項鍊,祝福你,希望你的身體可以健康,疾病可以離你遠去,高燒也離你遠去,並希望你的身體、心靈,可以永遠健康,直到你長大成人。最後,幫你掛上菖蒲項鍊,願求上天、祖靈們,可以祝福你直到永遠!(20240726,筆者田野筆記)。
緊接著,Qudas Laung進一步說明,家族長輩為嬰孩祈福的意義在於,透過祈福者的手撫摸嬰孩的頭頂,並向Diqanin(天)祈禱,期望嬰孩健康長大並茁壯。此舉,期望透過祈福者(家族最年長耆老)來為小孩大力祈福祝禱,並期待小孩以後不受任何dahpa(疾病)、makuang(不好的)或者有qanitu asa matusung(鬼想要搗亂)影響。之後,母親將準備好的項鍊掛在嬰兒脖子上, 透過此項儀式除了父母的祝福,主要是感謝Diqanin(天)對於出生的嬰兒給予之關懷,同時也將嬰孩介紹給聚落的人而正式成為聚落的一份子,藉著儀式為嬰孩之祈福,希望得到部落族人們及靈力強大的長輩祝福與保護。
待Qudas Laung講述完後,Tina Maiiu拿出昨天剛從農地拔出的ngaan(石菖蒲)根,並開始講述製作ngaan(石菖蒲)項鍊的步驟、方法,同時說明製作項鍊的技巧。此時,Tina Maiiu從桌上拿起一根尚未處理好的ngaan(石菖蒲),並先請大家運用桌上的刀面,將凹凸不平的ngaan(石菖蒲)的根莖進行磨平動作,將其根莖磨至平整後,再用磨砂紙進行根莖表面磨平之加工動作,使ngaan(石菖蒲)根莖達到光滑效果,爾後再用刀片將ngaan(石菖蒲)的根莖進行大小一致 的切割工作,最後搭配薏苡,以及不同顏色的番珠串搭。整場的研習,所以教師全神貫注、戰戰兢兢的進行ngaan(石菖蒲)的加工製作,有得老師要將人生第一條ngaan(石菖蒲)自己親手製作的項鍊送給年邁的父親;有得則是要送給即將念遠赴北部念大學的小孩;而有得老師則是要送給自己相當敬重的長輩。因大家都知道,布農族ngaan(石菖蒲)項鍊對於布農族而言,是具有文化意義及祝福象徵功能的物質媒介,所有太平的教師群們,非常珍惜也對此課程印象非常深刻。於課程的最後,Qudas Laung也跟大家分享了,種植ngaan(石菖蒲)的方式、技巧,最後Qudas甚至又去農田採了一些ngaan(石菖蒲)送給教師們,並語重心長提醒老師們,要將這民族植物,生活化在我們的部落、校園裡,並且要讓更多族人瞭解且延續這民族植物對於布農族人的意義與重要性。
洪甗藝坊陶藝課程
下午,太平教師團隊來到萬榮鄉西林(支亞干)部落的「洪甗藝坊」進行陶藝文化課程,從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國民小學退休的洪明德老師,於民國93年成立「洪甗藝坊」,因對於「魚」的熱愛,以及大部分的作品以「魚」作為主要創作題材,故洪明德老師在當地有「魚神」的稱號。課程一開始,洪老師說:「透過一個人創造出來的陶藝成品,可以反映人內心世界真實的模樣,你所想、所望都是!」然而,正當大家在咀嚼、反思洪老師這段話時,洪老師則要所有教師靜心,並將所有內心所想,以及過往所累績的生命經驗,透過手中的陶土展現出來。過程中,太平教師團隊聚精會神,運用手中陶土捏出各種形狀,並透過不同的修坯工具將內心意象具象化。課程最後,太平教師團隊手捏出不同樣式的陶土作品,每件作品呈現,都展現了每個人獨有的態度、性格、多元的生命經驗,甚至是所關懷的事物。
從文化實作中經驗知識
太平教師團隊,透過上述兩場的教師增能研習,從丹社群的遷移史到ngaan(石菖蒲)所連結到祭儀文化、信仰文化,以及製作ngaan(石菖蒲)的方法與技巧;還有陶土藝術文化的研習體驗,從每位講師的口述及教學內容,再到太平教師們的手做課程,教師們從實做中經驗知識的體驗,無不讓所有參與的教師獲益良多,並紛紛表示,今天很多的知識,是從書上都無從知獲,並企盼相關的手作課程納入學校,企盼帶給孩子更具在地且更為立體的文化知識課程。原住民族文化,透過族群集體經驗延續下來,其傳遞經驗的媒介,是透過記憶、口述、身體實作與操演,將知識具象實體化,換句話說,原住民族文化知識,是透過實踐中經驗及發展出來的。所以,原住民族實驗學校成立的目的,即依此教學模式,將原住民族知識具象化於學校場域,進而將知識傳遞予以學生。所以,原住民實驗學校課程設計中的信仰、祭儀、歷史、工藝、樂舞等,學生年復一年經驗知識及實踐知識,最後將其內化,培養學生具備一般學科知識及布農文化知識的當代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