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種植過程涵蓋了準備期、播種期與收割期等多個階段。在準備期,師生們會將焚燒過的雜木、雜草及灰燼當作天然肥料,並利用翻土的方式將這些灰燼與土壤充分混合,為小米提供一個更為肥沃的生長環境。進入播種期後,當日,耆老會進行與祖靈對話,並向曾經耕作過這片土地的生靈祈求祝福,重新建立和諧的關係。
在小米成長的過程中,師生們不僅會在課程時間進行田間管理,如除草等,還會利用課餘時間,集體參與田間工作,目的是期望能獲得豐收,確保作物的品質與產量。當小米穗成熟,穗粒飽滿,葉片逐漸變黃並乾枯時,便是準備採收的時刻。過去,族人在收割前,會先選出來作為來年種子的「靈粟」,並將其掛在穀倉門前或家屋的簷下,以示對祖先的敬意。
收割期到來時,學生們在耆老和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小米田。耆老在祈禱中傳達對土地與祖靈的感恩與敬畏,而大家則在祖靈的祝福中,期盼能順利、平安地完成收割。過去傳統的農耕生活中,gaga(共食)團體的家族成員會按照小米最先成熟的順序開始收割,最晚成熟的田區則排在最後。收割過程中,大家以換工方式(sbayux)共同完成,並在地主的邀請下,一同享用午餐。
在收割前,耆老和文化教師會指導學生如何正確收割。首先,撥開接近小米穗的葉子,然後折斷最接近穗梗的節,一株一株地採摘小米穗。此外,還有一種方法是使用小竹片,將帶葉和梗一起折斷,讓葉子自然掉落。握住時,應該握住最接近小米穗的部分,避免握得太多,導致重心不穩。
收割後,採摘的小米穗會傳遞給負責繫綁的人員,這些米穗會被小心收集,並根據粗細將穗梗對齊,用山棕繩將梗部位繫緊,並緊密捆綁成小把,確保每把的粗細一致。繫好後,再將不等長的穗梗修剪整齊。接著,小米穗會在陽光下曝曬數日,翻面曬至底部,直至穗粒完全乾燥。隨著時間的推移,山棕繩會逐漸鬆垮,此時需重新繫緊。直至曬乾後,進行入倉儲存,以利後續課程操作及祭儀文化用。
採收後耆老勉勵學生們,要像小米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日月積累與自然養分的滋養下,努力茁壯,最終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種植小米不僅僅是勞動的展現,更是人與土地之間深厚連結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學習了感恩、責任與對土地的愛護,這些都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核心價值。
【族語學習篇】
四季泰雅語 / 賽考利克泰雅語
trakis 小米 / trakis 小米
Gaga na kmluh 收割祭 / Gaga na kmluh 收割祭
lmamu 採收 / lmamu 採收
sbayux 換工 / sbayux 換工
trakis bnwayax 靈粟 / trakis bnoyaw 靈粟
qutux bengan 一把 / qutux bengan 一把
pxyan 曬 / pgyan 曬
smku kho 入倉 / smku khu 入倉
【收割禁忌篇】
‧參與收割的男子,不得在參收割工作未完成時中途離開上山狩獵,會遭受大風雨並狩獵亦無所獲
‧收割時不可大聲喧嘩或開玩笑。
【植物小知識】
山棕—為臺灣的原生植物,具有全株可利用的特性。在泰雅族部落中,這種植物被廣泛運用,展現出多樣的用途。在部落的田野調查過程中,耆老指出,山棕的葉片可一片一片地收集,經過編織後便能形成繩結,這些繩結可用來固定日常物品,具有多種實用功能。此外,山棕的莖幹在經過處理後,可以作為釣竿使用,充分發揮其堅韌性;而相連的莖幹與葉子部分,則被用來搭建獵寮的屋頂,或作為簡易的臥具,為地面提供舒適的緩衝。山棕植物的多重應用,不僅體現了自然資源的靈活利用,更突顯了祖先們在生活中積累的智慧與創意。